国外家庭教育理念
教育新闻
电子课本
智力开发
记忆培养
笑话
古诗
成语
名人名言
歇后语
生活物理
生活化学
要资料
请你留言
首页:
新闻
学习方法
教学研究
班主任中心
教师中心
国外教育
素质教育
小学教研
家庭教育
幼儿教育
学校管理
电子课本
百科知识
动画乐园
第二课堂
记忆力
教育故事
教育书库
Flash频道
教育视频
学生中心
奥赛
网站地图
教案
课件
试题
小学资源
作文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
中考
高考
会考
论文
教育视频
成语故事
物理百科
化学百科
开心辞典
名人名言
名人成才
励志故事
十万个为什么
国外家庭教育
歇后语
古诗
故事会
动画
推荐:
古诗词欣赏
中考
高考
阅读:
热点推荐:
假神童的泡泡是怎么吹大的
书包越来越鼓眼皮越来越重
法教育部将禁学生带手机
多动症儿童普校管不了特校收不了
孩子超十点睡小心长不高
孩子攀比成风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青春期孩子情绪不好家长要学会
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几个细节
虚伪的素质教育比应试更可怕
老师的抱怨揭出教师真实现状
专题:
中小学电子课本
培养孩子能力
自信心培养
注意力培养
戒网瘾
应对叛逆
防早恋
做称职父母
智力开发
小学各科教学资源
您当前位置:
为您服务教育网首页
>>>
数学频道
>>>
数学趣味故事
>>浅谈培智学校低年级生活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培智学校低年级生活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培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越来越重要。 根据培智学生的特点,本人结合近几年数学教学经验,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几方面出发,对新课程背景下,怎样使培智学校低年级生活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做简单介绍。 关键词: 智障学生 生活数学 教学 有效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今后十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要贯彻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并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特教工作者,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更要做到育人为本,就要以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笔者结合自身教育工作实际,从以下方面,让培智生活数学课堂更有效。 一、教学内容生活性。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念,教育即来源于生活,由生活产生,文字、书本不能喧宾夺主作为教育的中心内容。新课标所倡导的学生学习的背景也是生活化的。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惟有反映社会及生活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才能真正体现课程的本质功能。对每个学生个体而言,生活世界是第一位的,知识世界是从生活世界分化出来的,是为生活服务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细节中捕捉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利用鲜活的人物和事例让学生走进真实的生活。 例如上海卢湾区实用数学教材第六册《认识人民币》,主要在于认识1元、2元、5元、10元。学生对于这些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表现出很大的学习兴趣,我在教授认识以上人民币的基础上,扩展了教学内容,建立班级小超市,让学生能简单的进行买卖练习。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生活经验。在布置作业部分,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到超市真正地买一次东西,水果、文具均可,让学生亲身感受买东西的过程,体验运用所学知识买东西的快乐,与家长共同努力,放手让孩子去处理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既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从而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多样性 新课标中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充分采用多种感官并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因此,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指导和教育。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兴趣是个体力求深入地认识某种事物或乐于参与某种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所以,要让智障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首先要唤起他们对学习对象的兴趣,吸引他们进入学习的境界。因此,合理的设置情境,能有效地引起学生关注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若将绘本故事由浅入深,转化为学生能理解的故事,以绘本为主线,贯穿于数学教学之中,同时也可以渗透德育目标。绘本中生活化的故事情节与生动的图文呈现,使学生不仅能产生兴趣、持续高度的专注力,并乐于探索与联系数学绘本中隐含的数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它把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最初的最浅的最好玩的最实用的数学知识,都完美地蕴藏在美妙的故事里,让孩子在阅读的同时打开了心智,有美有暖有智慧陪伴学习。 用数学绘本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并不是说用数学绘本取代教材,而是用相对“柔软”的方式,在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的数学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给孩子传递数 学的概念、思维、数学与生活的连接,通过多种途径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数学 如上海卢湾区实用数学教材第四册《3减几》,通过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引起学生关注,在学生关注中引出减法的课题,在使学生初步理解了减法的含义的同时,又渗透德育目标—做个勤劳的小朋友。引导学生总结出前两只小猪的房子被狼摧毁的原因是他们因贪玩没有好好的盖房子,通过这样的故事,让学生向第三只小猪学习,要勤劳做事。 2、巧用游戏,让学生在“好玩”的培智数学课堂中获得知识和生活经验。 吴正宪老师说过:让学生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好玩”的培智数学,可以是游戏,可以是生活,可以是操作或者是绘本。利用生活中“玩”可以用的数学,寻找学生对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设置游戏。 在上海卢湾区实用数学教材第三册《认数9》的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漏数和重数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我设置了大富翁的游戏,加强“一一对应的点数”训练。邀请2位学生比赛,扔筛子,扔到几,走几步,比一比谁先到家。在游戏中,扔筛子的环节,让学生对数字的认识进行巩固,再通过扔到几走几步,引导学生一步一数,加强“一一对应的点数”训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为巩固所学知识,我还设置了“大家一起”的活动,老师带领学生重复教师的指令“我们一起拍拍手,我说3,你拍3”“我们一起跺跺脚,我说5,你跺5”。这个游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较好的巩固了所学认数9以内数字知识的同时,锻炼了学生手和脚,对康复起着一定的作用。 如上海卢湾区实用数学教材第三册《5的分与合》中,设计丢沙包的游戏,一共有5个沙包,丢中几个,还有没丢中的有几个。由此让学生理解5的分与合,说出5可以分成几和几。 3、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只有经历了的才不会忘记。 学具操作是培养培智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措施,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如《11-20各数的认识》,运用直观引导学生动手数小棒,通过学生亲手捆小棒(数到10根时,把10根捆成一捆)体会10个1就是10,然后一根一根的添加,从而认识数字,并且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 三、教学目标合理性 新课程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满足学生的个别化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培智班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智力上都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分层教学,在数学教学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整合好数学资源,更重要的是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将教学内容细致化、层次化,保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符合自己程度的教学内容,让每一位学生有效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切实做到让学习从每一个参与开始。这样就能使培智数学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大大提高每一位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收货。 备好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课前必须认真研读教材,研究学生,紧紧围绕三位目标,根据学生智力障碍程度,合理设置分层教学目标。如教学加法的方法时,给学生制定的目标是:A类学生仿照老师的方法,看幻灯片上的小动物,讲述自己如何计算3+5=8的;B类学生降低难度,借助小棒计算;C类学生:认读算式,学会数出数字8;D类学生:认读数字,认真听讲。使每类学生都有一个符合他们的教学目标,让他们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体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四.教学手段实用性 1、教具制作,趣味实用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充分采用多感官并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在培智数学课堂上教授《认识钟表》时,选取大小不一的各种钟表模具给学生看一看,再动手一起做钟表,不仅加深了他们对钟表的认识,还强化了他们珍惜时间的意识。 2、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智障学生的发育本来就很迟缓,思维方式只滞留于形象直观思维阶段。课本提供的至多只是一幅彩色的画面,单一的数字,产生的视觉效果差,难以激发智障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为数学课堂带来难度。而在多媒体技术参与下的数学教学则不然,它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如可爱的形象、简单的情节、卡通人物等创设教学情境,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之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为智障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将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如在教授上海卢湾区实用数学教材第一册《大小》时,我播放动画儿歌:“一个大一个小,一只肥猪一只猫; 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西瓜一个桃”,通过动画里具体形象的比较,让学生在哼唱儿歌的同时,认识大小。在讲授了比较大小后,我播放“比较大小”的动画片,吸引学生注意力,再次强化学习内容。 参考文献: 1、吴正宪 王彦伟 韩玉娟编著:《吴正宪给小学数学教师的建议》,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 2、刘春玲 马红英主编:《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 3、赵娟娟编著:《让学习从每一个的参与开始—分层教学在培智数学 教学中的有效性》, 《神州》,2016年15期 4、邢同渊主编:《智力障碍儿童教学法》,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百度i贴吧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网
我的收藏
上一条:
数学思维在生活中的用处
下一条: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入分析
本栏目最新14条记录:
·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的数学
·
侯寨数学复习教研学习有感
·
六年级数学《简便运算复习》教学设计
·
数学思维在生活中的用处
·
浅谈培智学校低年级生活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入分析
·
做一名理想的数学老师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
·
大班数学活动:小蜜蜂
·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背景下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
谈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要素
·
小学数学教师读书笔记的心得
·
在操作和探索中学习数学
·
生活中的数学校本课程学期开设计划
->
祝您健康
最新推荐
->
婴幼儿教育
最新推荐
->
期末试题
最新推荐
推荐阅读
家庭教育+幼儿教育+赏识教育
为您服务教育网
今日推荐
联系我们
本站搜索
要资料
请您留言
开心智慧吧
动画
笑话
安平影像
周恩来总理
为您服务教育网——全心全意为中国教育免费服务(Copyright© 2001-2017 河北·衡水)
安平明德小学
一小学前三班
冀ICP备06009845号